自钻式锚杆如何进行锚固
自钻式锚杆是当代煤矿当中巷道支护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,将巷道的围岩束缚在一起,使围岩自身支护自身。不仅可以用于矿山,也用于工程技术中,对边坡,隧道,坝体进行主动加固。要想锚杆在工程领域中发挥最佳的作用,合理的布置也至关重要。 锚杆支护是一种安全、经济的支护方式,它是以锚杆为主体的支护结构的总称,它包括锚杆、锚喷、锚喷网等支护形式。 锚杆挡墙支护中锚杆的布置应符合规定? 1、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不宜小于2.5m,水平间距不宜小于2m: 2、当锚杆间距小于上述规定或锚固段岩土层稳定性较差时,锚杆宜采用长短相间的方式布置; 3、第一排锚杆锚固体上覆土层的厚度不宜小于4m,上覆岩层的厚度不宜小于2m; 4、第一锚点位置可设于坡顶下1.5~2m处; 5、锚杆的倾角宜采用10°~35°; 6、自钻式锚杆布置应尽量与边坡走向垂直,并应与结构面呈较大倾角相交; 7、立柱位于土层时宜在立柱底部附近设置锚杆。 自钻式锚杆支护的作用原理是指 1、在层状岩层中,锚杆将下部不稳定岩层悬掉在上部稳固岩层上。锚杆所受拉力来自被悬掉岩层。 2、在没有稳固岩层的薄岩层中,安心装锚杆后,锚杆的夹紧力就会使层面间摩擦力增大,这种摩擦力可以阻止岩石沿层面继续滑动,从而将数个薄岩层通过锚杆锁紧成一个较厚的岩层。 这种厚岩梁内的最大弯曲应力和应变与梁的厚度的平方成反比,集成的岩梁越厚,最大弯曲应力和应变就越小。同时,锚杆本身的强度也增加了梁的整体抗剪能力。 3、锚杆组合拱原理,在供形巷道围岩的破裂区中安装预应力锚杆时,在杆体两端将形成圆椎体形式分布的压应力。若沿顶板布置锚杆群,各个锚杆形成的压应力圆椎体将交错重叠,形成一个防止破裂区扩散的承压拱,这个供可以承受其上部破碎岩石施加的径向载荷。 沿锚杆轴向的预紧力在组合拱中产生环向应力,从而明显地改善了承压拱应力状态,使围岩状态由单轴、双轴变为三轴受压。这样在围岩中形成一个均匀压缩的连续承区,从而大大提高组合拱的承载能力。 自钻式锚杆锚固是在地层中,通过锚杆将结构物与地层紧紧连锁在一起,依赖锚杆与周围地层的抗剪强度传递结构物的拉力,使地层自身得到加固,,达到保持结构物和岩体稳定的目的。 采用锚杆支护可减少支护材料投入,降低直接支护成本。由于锚杆支护基本不占用巷道的有效断面,所施工的断面即为净断面,因而在支护设计时,可以相应减少巷道断面,节省大量材料。锚杆支护可以减少巷道维修量,节约维护费用。总之,锚杆支护从支护材料、辅助运输、 断面设计和维护费用等方面均可降低成本,经济效益明显。http://www.zkmgcj.com/